- 2025-07-01 12:11:55
- 来源:厦门火炬高新区 作者: 林露虹 管轩 王秋玲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集聚;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连续9年第一……这里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厦门创新驱动的主引擎、创新创业的主平台。30多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锚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党的建设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动力。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探索党建促创新、强产业、优生态的路径,推动党建和产业发展互融共促,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支撑。
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
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线发展党员,锻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2024年,厦门火炬高新区推进170余个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接收预备党员113名,预备党员转正128名;共计2个基层党组织获厦门市委表彰,5名党员、4名党务工作者、6个基层党组织获市直机关工委表彰。
“两企三新”(“两企”指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三新”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领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组织和群体,也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把“两企三新”党组织建设放在基层党建总体布局中整体推进,推动企业培育和党组织孵化齐抓,将党的建设嵌入产业链、创新链,持续提高组织覆盖率和工作覆盖面。
厦门火炬高新区还创新了“1+N+X”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模式,打造园区“党建共同体”,成功打造出多个非公领域党建品牌以及厦门党员教育实训基地。
思想引领铸魂固本
专题辅导讲座、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读书班专题学、线上学习……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勤学善思蔚然成风。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本领。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聚焦主题、精准发力,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一体推进学查改。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将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红色引擎”驱动产业升级
如何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厦门火炬高新区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通过强化项目招引,加大土地要素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益企”服务,推动党建与产业转型升级同频共振。
作为厦门市先进制造业高地,同翔高新城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创新能级提升,正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生动写照。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从企业所难、发展所需“小切口”入手,深入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解决真问题。党建赋能产业发展成效突出,2024年,厦门市委授予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党支部“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党支部先后推动海辰锂电110千伏专用变及进线工程、厦门时代10千伏用电工程、220千伏天微变电站进线一期工程等项目顺利送电。
党建“红色引擎”催生发展“澎湃动能”的故事,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同样频频上演。如科华数据党委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鼓励党员带头成立“突击队”攻坚业务难题,并以党建串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扩大“红色朋友圈”,进一步开拓市场;海豹他趣党支部以校企党支部共建为抓手,依托福建省首个产学研创才一体化平台——“科技红盟”,与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深入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
编辑:韩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