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绿电绿证“一站购” 助力“厦门造”走向全球
福建省首个园区绿电绿证服务站“登鹭”
发布日期:2025-06-19字体大小: | |

  “劳模工匠赋绿助企大讲堂”开讲,破解企业绿电采购难点。  (厦门供电公司供图)

  本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游元通 石颖瑛 郭芷祎

  绿电绿证“一站购”,提升企业“含绿量”!昨天,在厦门市发改委、厦门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厦门火炬高新区绿电绿证服务站暨厦门劳模工匠绿电绿证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福建省首个入驻产业园区的绿电绿证服务站。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用电绿色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目标。厦门火炬高新区绿电绿证服务站的落地,正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落实国家战略、推动用电营商环境现代化的鲜活样本。

  零距离服务

  绿电绿证“一站购”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国家颁发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 厦门供电公司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将专业绿电绿证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过去是‘企业寻绿’,现在是‘绿电送企’,服务站精准服务铺就减碳‘快车道’,从真正意义上为企业打造从绿证获取到碳市场交易的全链条服务。”厦门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劳模工匠代表张俊表示。

  据介绍,服务站将办电服务窗口前移至园区,专业提供绿电绿证政策宣传、规则解读、操作指导、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等全链条的“用绿电”专属服务,帮助企业省心省力参与绿电消费,让企业从“用好电”向“用绿电”转型,同时为厦门的绿色发展、能源电力消费绿色转型、“双碳”战略目标落实做好参谋和助手。

  服务站的落地,不仅是电力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更是落实“双碳”战略目标,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创新举措。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绿电绿证服务站将成为政府、企业与电力交易中心的“绿色连接器”;成为服务厦门企业绿色转型的“绿色加油站”;成为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助推器”。

  提升“含绿量”

  助推“厦门造”扬帆出海

  绿证不仅是环保标签,更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敲门砖”。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要求企业产品附带绿证,绿电绿证对企业减少外贸出口碳关税、完成碳配额指标、提升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服务站落地后,将掀起厦门企业绿电绿证交易热潮,助力“厦门造”走向全球。在昨日的活动现场,首批需求企业与售电公司签约绿电绿证服务协议。

  “之前我们对怎么办、去哪里办绿证只能靠网上搜、靠口口相传,信息传递经常不及时、不完整,现在服务站有电力工作人员为企业做专业指导,像绿电交易价格、市场情况,一下就搞明白了,非常靠谱。”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春芳表示,作为厦门科创产业综合性投资发展集团,集团正积极推动所服务企业购买绿证绿电,助力城市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火炬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驱动厦门创新发展的“主引擎”,聚集各类企业31800多家。如今,企业不出园区,就能在服务站享受“全链条”“一站式”绿电绿证服务。

  厦门ABB工业中心是ABB集团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之一,工业中心日常的工业用电40%来自ABB绿色微电网示范项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同时,公司还积极购买绿证,帮助企业实现碳减排目标。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公共事务专员邱春阳表示,“含绿量”已成外向型企业敲开海外市场大门的条件之一,火炬高新区和供电公司主动上门服务,加深了企业对绿电绿证政策的了解,助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对绿色壁垒挑战。

  截至今年5月,厦门绿电交易用户数27家,绿电结算规模9168万千瓦时,全市电力用户购入绿证3.28万张。

  多元服务护航

  企业用能省心又省钱

  在活动现场,“劳模工匠赋绿助企大讲堂”开讲,破解企业绿电采购难点,赋能企业碳管理,为企业提供智能绿色微电网建设接入指导,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向绿色低碳转型。

  依托服务站这个平台,“电网+园区”将协同发力,深化推进“园网共建”服务模式,激活绿色发展“乘数效应”。据介绍,厦门火炬高新园区与厦门供电公司将紧密联动,建立“绿电需求清单—绿电资源池”双向对接机制,形成“需求牵引—资源对接—落地实施”的高效闭环,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

  “服务站不仅是服务平台,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传播站,将极大提升园区绿色竞争力,吸引更多高端低碳产业聚集,真正助力园区将绿色低碳的‘施工图’变为‘实景画’。”厦门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以服务站为代表的“园网共建”模式还将提供多元服务,让园区企业用能省心又省钱。电网配套先行,实现园区企业“开门接电”;打通“电—碳—能”数据链条,激活企业减碳新动能;推行“电力+金融”模式,激活企业融资新路径……一系列举措正逐步落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