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5月12日至15日
地点 同翔高新城
昨日,在海辰储能的智慧工厂内,一条长达数百米的生产线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匀浆、涂布、分切,机械臂正以设定的速度精准地将正负极片与隔膜卷绕成形,随后进行入壳、激光焊接、注液……各种自动化设备在不停地运转,一块块储能电池源源不断“走”下产线。
因产业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同翔高新城片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企业积极赶订单、扩产能,片区奋力抓建设、强配套,成为我市向新求质的一大生动实践。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同翔高新城片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55.1%;新开工厦门时代二期、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中能瑞新一期、全磊化合物半导体等5个项目,总投资228亿元;新签约中科华联锂电隔膜、海信光芯片、电工合金新材料等14个项目,总投资318.3亿元。
每一项数据都强烈释放出一个信号——同翔高新城片区的产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正在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高效精准服务 吸引企业加码投资厦门
近日,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临电新、改、扩建工程,仅用时25天顺利送电,在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及火炬集团、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等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箱变基础和电缆敷设工作,刷新了片区内同类工程施工效率的纪录,为企业开工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而在今年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这个项目才刚正式开工。
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建设管理部主任吴建昌表示,自中创新航2019年落地厦门以来,火炬管委会、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始终聚焦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要素保障,为企业量身定制最优服务方案。
“要素保障、靠前服务,企业才能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吴建昌说。中创新航项目一、二期及三期一阶段规划产能30GWh,均已投产。目前正在建设的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总投资150亿元,项目建成后中创新航厦门基地将形成年产60GWh的绿色化、现代化、数智化新能源标杆基地,有力助推厦门加快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
高效、精准服务中创新航建设和投产,是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和扎实推进“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的一个侧影。当前,同翔高新城片区聚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以龙头引领“链动”一批上下游企业落地生根,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同时助力存量企业增资扩产,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截至目前,片区服务新建、续建产业项目87个。
“产业项目不断夯实,存量增量双轮驱动”,这一发展思路在同翔高新城专精特新产业园里逐渐成为现实路径——专精特新产业园规划面积超400亩,聚焦一批制造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慧联、捷昕、华盛弘、永裕来等项目已封顶,专精特新通用厂房、信达物联、科拓等项目正在主体施工。
完善公建配套 打造宜产宜居宜游新城
近日,随着重达37吨的最后一个构件节段被600吨履带吊精准吊装至32米高空,厦门苏颂天文馆标志性的飘带结构顺利合龙,标志着这座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钢结构施工全面完成,“莫比乌斯环+悬浮星球”的特殊造型首次完整呈现,项目目前进入玻璃幕墙和内部装修新阶段。
“苏颂天文馆是指挥部以‘科学赋能、产城融合’为核心理念,打造的集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空间。”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庄志龙介绍,除了苏颂天文馆以外,还有体育中心、中心医院(一期)等一批关键功能性配套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稳步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弱项。
塔吊林立,桩基隆隆,工程车辆有序施工作业,建筑工人昼夜奋战……放眼同翔高新城片区,处处呈现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同翔高新城中心医院(一期)项目土方工程和桩基施工有序交叉,超1万套住房配套加速推进、多元供给,市属火炬高新实验学校、同安第一实验小学(高新城校区)等教育项目完成预验收,市政道路、地铁等公共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如何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住下来,指挥部正在用行动给出答案。
与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相比,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城郊乡野。庄志龙说,“如今,新能源、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链为高新城搭筋造骨,以产兴城的蓝图正在成为实景图,而一大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的加速策划实施则不断引领片区综合配套升级,产业动脉与城市肌理开始能量交换,一座产城交融、活力奔涌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强势崛起。”
围绕打造“宜产、宜居、宜游”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这一发展目标,同翔高新城正在大步迈进。(记者 蔡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