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生产有序恢复 订单加紧完成
抢时间补损失,受疫情影响的部分火炬高新区企业积极恢复产能
发布日期:2021-10-11字体大小: | |

  从每天上报的数据都能看到比前一天增长的产能;安静了半个多月的园区又响起了机器轰鸣的声音;公司里又有了加班的灯光和敲击键盘的声响……国庆假期一过,位于火炬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抢时间、补损失,智能化生产线逐步恢复生产,正争分夺秒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 张海军

  通讯员 管轩 刘清

  华联科技

  高新区支持措施推动

  原有客户增加新订单

  

  ■华联科技生产线

  火炬高新区企业厦门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联科技”)的门口,红外热测温仪就像两个“门神”,员工每天上班都要在这里“过关”,体温正常才能上岗。

  “我们企业在同安区,停工近20天,10月5日开始,我们就在高新区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向工信部门申请复工。”华联科技总经理陈天荣告诉记者,这些天,他最关心的事就是留意各区各部门支持复工复产的政策。他注意到,高新区最新出台的措施里有一条,支持高新区工业企业向区内因疫情停工停产的企业(非关联企业)采购产品或服务。“我们是园区企业亿联网络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设备供应商。”陈天荣说,公司出货量占亿联网络采购需求的45%-50%,这样的支持措施,将带动亿联网络增加采购投入,华联科技也将从中受益。

  此外,陈天荣说,政府向公司发放的政策性稳岗补助和招工补助,公司将尽量全部给相应的企业员工。

  9日,记者在华联科技生产车间看到,十几条SMT贴片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生产线上的工人也在有条不紊地作业。“1000多名员工已经回来上班,返岗率已经达到80%,我们的产能也在逐步恢复。”陈天荣说,公司将在近期再投入一条SMT贴片生产线,加速完成客户之前下的订单。

  美时美克

  企业积极补充人力

  尽快恢复生产水平

  

  ■美时美克生产车间

  厦门美时美克空气净化有限公司(简称“美时美克”)一直从事车内空气净化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上汽、广汽、吉利、比亚迪都是这家公司的客户。在我市抗疫最为关键的时刻,美时美克停工停产,导致这些知名汽车客户面临空气净化设备断供的问题。

  美时美克副总经理林阳新告诉记者,关键时刻在火炬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公司顺利将库存产品及时运送至汽车厂家,解了客户在生产上的燃眉之急。10月8日,美时美克员工进厂消杀,逐步恢复生产。林阳新说,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手册,每隔四小时进行一次全员测温。企业员工数量在200人左右,截至9日,复工率达到70%。针对人力不足问题,美时美克也将通过劳务派遣等形式补充,预计本月内产能将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很感谢高新区在特殊时期推出的措施,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很多‘走心’之举,让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恢复生产上。”林阳新说,“作为企业方,我们要为高新区管委会点赞,一定尽快将生产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鸿鹭联创

  高新区指导恢复生产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鸿鹭联创生产车间

  厦门鸿鹭联创工具有限公司(简称“鸿鹭联创”)是位于厦门创新创业园同安孵化基地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设计、生产硬质合金刀片、立铣刀、钻头等精密工具。

  钻头是工业生产中经常会使用的工具。在产品精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的电子行业,鸿鹭联创生产制造的合金刀片、精密钻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PCB生产中,打孔、走线都离不开这些耗材。

  鸿鹭联创副总经理李生乐告诉记者,疫情至少耽误了公司500万支刀具的生产,部分订单也流失了。疫情期间,在火炬高新区的协调下,公司曾把库存刀具及时转运至翔安仓库,保证了一部分客户的生产供应。在全市中高风险地区清零后,高新区又派人到公司手把手教企业如何安全做好防疫,并顺利复工复产。

  走进偌大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场景让人眼前一亮。各类仪器设备在流水线上井然有序地进行焊接、打磨、磨尖、打码、质检等生产流程。一排排成品钻针被机器依次编号、码放整齐。记者看到,大部分设备亮起了处于生产运行状态的绿灯。李生乐表示,目前公司员工的返岗情况还比较理想,预计公司将在两个星期内恢复到之前的产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