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XM00203-15-01-2023-019 文号:   厦高管函〔2023〕31号
发布机构:   厦门火炬高新区 发文日期:   2023-04-28
名称: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号重点提案协办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号重点提案协办情况答复的函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号重点提案协办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4-28 字体大小: | |

  厦高管函〔2023〕31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号重点提案协办情况答复的函

  市工信局: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号重点提案《关于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31052号、第20231074号、第20231040号、第20231123号等4件并案)收悉,我委作为协办单位,现将相关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新能源产业是我市构建“4+4+6”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委高度重视致公党厦门市委、民建厦门市委、民革厦门市委、陈俊霖委员等提出的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认真研究提案意见,结合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实际,梳理近年来的工作措施及成效,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高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并取得较好进展,通过本地培育和招商引资,已聚集厦门时代、厦门新能安、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一批龙头企业,覆盖动力及储能电池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应用企业,逐步构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一)大力招商引资,优化产业链条。

  高新区下大力气开展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根据产业发展定位,盯紧龙头企业,有计划、有重点地策划洽谈一批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力促“以商引商”,积极引导厦门时代、海辰储能等龙头企业动员相关配套企业来厦投资,陆续引入恩捷隔膜、科达利等优质项目,极力充实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链。

  (二)成立工作专班,扩大产业规模。

  成立新能源产业专班,形成良好的专班工作机制,指定专人做好服务,加强相关流程办理指导,加速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鼓励存量企业增资扩产,推动现有锂电池等新能源企业进行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建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新能源产业项目数量与质量。

  (三)推动产城融合,强化项目保障。

  现有新引进新能源产业项目主要聚集在同翔高新城。作为我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同翔高新城着力打造“产、城、人、境”深度融合的现代新兴科技产业新城。高新区在全力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制定保障目标、倒排工期节点,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迅速推动项目建设,厦门时代项目从成片开发方案启动-农转用手续办理-征拆-土地挂牌公告仅用78天。

  (四)力促企业协作,推动产业配套。

  推进上游相关材料的本地配套,促成高新区锂电池等新能源企业与厦钨新能源、厦顺铝箔、长塑实业等本地企业开展合作。推动高新区企业协作,组织弘信电子、韦尔通、普为光电等园区企业走进海辰储能、中创新航等锂电池等新能源“链主”企业。支持下游应用领域发展,鼓励ABB、科华数据等园区企业在充电基础设施、光储充一体化等方面强化配套。

  (五)搭建创新平台,深化校企合作。

  为促进新能源产业产研融合,我市搭建了一批创新平台,当前拥有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嘉庚创新实验室、福建省新能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等新能源产业相关创新平台十余家。加强本地高校新能源人才培养,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新能源材料产业学院、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材料等专业或者学科。深化校企合作,厦门大学与厦门时代合作共建宁德时代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新能源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六)支持提升工程,打造绿色园区。

  发挥锂电池等新能源企业作用,支持园区企业开展光伏发电、企业节能改造、新型储能等提升工程,开展信息光电园低碳工业园区创建试点。努力争取打造同翔高新城成为“双碳”示范新城,加速推进锂电池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支持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转运试点项目落地。

  (七)加大扶持力度,助力企业发展。

  高新区出台《厦门火炬高新区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孵化载体、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智能制造、鼓励产融结合、支持企业引才育才等六大方面推出26条助企惠企“硬核”举措,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助推企业发展。充分发挥火炬金融服务平台和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作用,开展金融服务、智能制造免费诊断服务等各类专项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八)设立产业基金,发挥杠杆效用。

  高新区先后与中兵国调、德屹资本、惠友资本等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中兵国调基金、德屹基金、惠友基金,重点投资新能源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效用,调动各方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基金规模,为重点招商项目在落地和产能爬坡阶段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目前海辰储能、中创新航等新能源企业项目获得基金投资,成效良好。

  (九)开展人才服务,助力企业招聘。

  高新区持续开展专业人才服务,以“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园区搭台、企业办赛”的新模式,打造“炬火种·燃新薪”高校专业新星挑战大赛,成为我市吸引产业人才的重要平台。持续帮助企业招聘人才,组织园区企业组团赴福建工程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座谈交流会和专场招聘会。依托海外创赛渠道资源,搭建国际引才专窗,开展海外科技人才招聘工作。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阶段,高新区将结合提案意见,继续努力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一是完善新能源产业布局。高新区将加强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链核心环节打造,加强项目策划并争取落地一批强链、补链项目。重点引进和培育适合承载的产业链缺失环节项目,积极引进各类应用端项目,不断完善产业布局。

  二是推动区域产业协作。积极推动厦门与周边城市开展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的上游原材料资源以及电解液制造等化工环节等方面的区域协作,与相关部门合力夯实产业基础。引导企业加强与先进省份地市的先进技术企业交流合作,加快重点技术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支持本地新能源企业稳定与国内重点车企的配套关系,积极融入国内外新能源整车巨头的供应链体系。

  三是提高产业服务水平。加强产业对接服务,鼓励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链主企业在厦举办供应商大会、行业年会等,鼓励本地企业形成互动机制并建立产业配套。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及拓展市场,完善“绿电”供应、交易等方面的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区内外产业链供应链要素活跃度。

  四是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深入调研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需求,根据企业需求情况结合我市新能源产业特点,推动测试公共检测平台等关键环节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自主创新,加速新能源技术转化。推进研发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鼓励企业在厦设立创新型总部。

  五是推动产业人才集聚。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政策,鼓励新能源企业大力引进产业高端人才、育强产业技能人才。优化人才发展机制,根据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不断修订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构建人才创新生态,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人才高地和集聚平台。

  六是关注其他新能源产业。密切关注氢能等其他新能源未来产业技术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推动氢能等其他新能源未来产业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布局。

  领导署名:张斌娜

  联系人:吴建芳

  联系电话:0592-5380109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4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