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厦门火炬高新区:学史力行 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发布日期:2021-06-22字体大小: | |

 

  

  

  位于软件园一期的厦门市外国人才服务站为海外人才提供服务。火炬高新区供图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园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是办实事,对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来说,中心任务就是服务企业。我们要让企业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升服务企业工作实效,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助力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政策找企业

  政策红利

  快速精准直达企业

  在智能制造方面力度空前,鼓励企业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程;鼓励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类企业集聚,为园区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近期,《厦门火炬高新区进一步推进企业提质增效的若干措施》出台,11条措施干货满满、含金量足,聚焦智能制造、产融结合等关键点精准发力,全力以赴助推园区企业提质增效。

  一大亮点是,新政的11条措施中有8条适用“免企业申报”兑现机制,也就是说,企业无需提交申请材料,由高新区管委会调取相关材料后,直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拨付配套奖励资金。由“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火炬高新区此举让园区企业感到很贴心。

  如何提升政策集成度,便于企业知晓、申领政策,将政策红利快速、精准地直达企业,火炬高新区一直在探索。

  今年5月,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为园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量身定制一批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将原来的7项政策43个条款,优化整合成六大板块26个条款,26条措施均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集成高效、具有针对性,政策的年度预算达5亿元,较往年提高25%以上。

  服务送上门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位于软件园一期的厦门市外国人才服务站,工作人员手机里有个“联芯公司外国人才专属服务群”,但凡群里有人提出问题,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答疑解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外国人才服务站广泛听取外籍人才心声,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外籍人才服务初心。

  “外国人才整理政策申报材料时,由于对政策了解不够全面,时常遇到不知从何着手的情形。通过前期走访,我们了解到联芯公司有40多位外籍人才,便决定做一场服务联芯外籍人才的专场活动。”外国人才服务站工作人员林水萍说,在联芯公司专场活动上,工作人员为20多位外国人才解答在厦工作、居留等政策咨询。活动结束后,外国人才服务站成立工作群,进一步把服务做深做细。截至今年5月底,联芯公司有5位外国人才在服务站协助下递交永久居留证申请材料。

  今年6月1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起草的《专利导航指南》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有哪些要点?专利导航作为创新发展的“指南针”,为企业广泛关注。火炬高新区第一时间召开“专利导航指南新国标解读及高价值专利培育经验分享”座谈会,邀请专利分析师、企业知识产权负责人与园区企业面对面交流。参会企业表示,座谈会对园区企业后续开展知识产权贯标、专利挖掘、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火炬高新区每个月都会在园区举办多场服务企业活动,一方面通过政策宣讲,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为企业举办“家门口”的业务培训,帮助企业练好“内功”。

  紧盯“烦心事” 党员干部职工沉一线摸民情

  “多亏了有火炬高新区创业中心的服务人员帮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捌斗新材料公司创始人许超口中的“大问题”,指的是生产车间的场地。捌斗的办公场地位于厦门创新创业园,此前公司主要专注研发,对场地空间要求不大,而随着公司石墨烯产品进入量产阶段,生产车间的场地问题迫在眉睫。

  要找一处合适的场地,其实并不容易。许超说,由于生产车间要安置许多大块头设备,层高至少要4米,面积至少需要七八百平方米,还需达到一定的承重要求。此外,他希望车间最好能在厦门创新创业园内,离公司办公场所近,同时也便于就近使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孵化器内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得知捌斗的需求后,创业中心企业服务部就忙碌起来,一有企业腾退出来场地,他们就跑去实地踩点。不到3个月时间,许超在创业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看了二十多处场地。最终,他们在厦门创新创业园伟业楼找到一处层高4米、面积750平方米的厂房。

  类似这样紧盯企业“烦心事”,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故事时常在火炬高新区上演。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火炬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定期带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倾听企业诉求,现场协调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火炬高新区党员和干部职工沉一线、摸民情,做企业的“知心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