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文明播报 火炬书院 他山之石 书香火炬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火炬文明风 > 他山之石
千门万户好家风 祖国盛开幸福花——近年来全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枝繁叶茂
发表日期:2020-12-04

  

  来源:中国文明网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言犹在耳。四年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中央文明委评选表彰两届全国文明家庭,近800户全国文明家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好家风传遍神州大地。如今,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称之为“全国文明家庭”?走进他们,你会发现,这些家庭虽然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同的“文明密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定宇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医院的走廊里,走路一跛一跛的他,坚定无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他是医者,也是患者:作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他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直至最后一名患者出院;作为一名渐冻症患者,他要忍受发病时的疼痛,也要治愈最牵挂的患者。张定宇,成为人们心中的“抗疫英雄”。英雄的妻子亦英雄。张定宇妻子程琳不幸确诊新冠肺炎,然而,病愈后的她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捐献血浆,挽救更多的重症患者。妻子的决定,得到张定宇支持。有人说,张定宇身体都这样了,为啥还这么拼?张定宇心里有杆秤:既然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为什么不让生活更丰满呢?他感慨地说,“希望在大瘟疫肆虐的时刻,我能用残缺的身体燃烧出的微弱之光,疗愈世间的伤痛!”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青河镇,阿尼帕和丈夫收养了10个不同民族的孤儿,这些孤儿分属汉、回、维、哈4个民族,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有6个民族组成。几个孩子的到来让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一个孩子头上长满了脓疮,没有一根头发。为了给孩子治病,阿尼帕四处求医,家里的钱用光了,她就跑到兽医站。兽医站医生不愿给孩子看病,阿尼帕急了,“只要有一点办法,我也不会到兽医站给孩子看病啊”。她拉着兽医的胳膊,眼含泪水望着兽医。在她再三恳求下,兽医站的医生答应用一种治疗黄牛癣的药膏抹抹看。半年后,孩子摸着终于长出的秀发,流着泪对阿尼帕说:“这头发我一辈子也不愿剪,这是妈妈留给我最好的礼物。”有人问阿尼帕,孩子们都是哪个民族的?阿尼帕说:“在我家里,没有民族之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们是一家人!”

  何为家?何为国?在张定宇的心里,不管置身于共和国大厦的哪一处,都要做坚如磐石的那一块!阿尼帕“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一家人!”的话语,朴实却又震撼人心。博大的胸怀、朴实的爱国,做好每一个最小的自己,就能筑成最强的国。

  难事一起帮,幸福一起享

  一户好家风变为万千好家风,才能有社会的良好风气。在社区,全国文明家庭如“能量棒”,照亮自己,更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注入文明的力量。

  75岁的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居民余洪芝,18年来每天走家串户,把收集的民情都记录在笔记本上,攒下16本日记,被人们称为“日记婆婆”。“志愿服务日记本是我的传家宝,我要把这些日记本传给儿子、孙子,让志愿精神成为家风,代代相传。”余洪芝说。在余洪芝的影响和带领下,百步亭社区已有40多个家庭参加了余洪芝倡导成立的“贴心关爱服务队”,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的社区新风尚。“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文化已成为百步亭社区独特的风景线。

  在大连瓦房店市,77岁的温福珍是满族民间文化“棒棒舞”的传承者。温福珍利用休息时间,组织爱好文艺的村民到家里排练“棒棒舞”。温大妈的儿媳妇高桂玲能歌善舞,特别擅长对影调戏演唱,是“棒棒舞”队里的骨干,成了温福珍的好帮手。温福珍的热情渐渐带动了更多人来跳舞。西兰旗村村民王淑芹说:“我跟温大妈跳舞十几年了,不仅身体硬朗了,而且感觉生活特别充实,每天都特别开心。”温福珍乐呵呵地说:“家人和睦融洽,身边的人健康快乐,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幸福生活。”

  心里有温暖,脸上有快乐,这就是幸福的模样。给予身边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更多人,让自己更幸福,让身边人更和谐。

  好家风成常态,好家庭遍神州

  家风正,则民风淳。“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之风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在北京,寻找“首都最美家庭”活动已连续开展6年,围绕“夫妻和睦、孝老爱亲、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等主题评选优秀家庭典型,全市涌现出各级各类“最美家庭”58.6万。“让我们传递分享,探寻那一封封家书背后的故事,追寻那一条条家训背后的传承,通过感受一封封家书中那些朴实文字里蕴含的精神和力量,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彰显新时代良好家风。”这是湖南长沙“潇湘家书”的活动倡议书。今年7至9月,第三季潇湘家书征集活动共收到近千封家书,每一封家书都承载着为国尽忠、为职尽责、为家尽孝的如梦情怀。

  2017年,河北石家庄建起了一座“家风家训主题公园”。如今,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特色的“家风家训”主题公园、“孝”文化公园。无论是最美家庭、书香家庭、星级家庭、好家长之星等评选,还是家风孝道主题公园、家风家训馆、亲子阅读体验基地等阵地,好家教、好家训成为时尚“家”文化的标配,正潜移默化走入生活中。

  与此同时,各地还制定了对文明家庭的礼遇政策,激励全民争做家庭好成员,践行弘扬家庭美德。前不久,湖南株洲的陈女士凭借“文明家庭”的荣誉,从银行获得了一笔30万元的低息贷款。文明也可以作抵押,这是当地推出的一种“好家庭信用贷”。在重庆潼南,“家育清风”行动把文明家庭故事收藏于“家风馆”,让文明家庭成为人人追捧的明星。礼遇“最美家庭”,实现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全社会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得、信义无价”的社会价值导向,这也是对文明家庭的最好肯定和褒奖。

  家庭教育既是家事,更是国事。2016年5月,重庆市通过了我国内地第一部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此后贵州、江苏、福建、浙江、安徽、山西、江西等省份相关条例相继出台。202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专家认为,这体现了立法者对于婚姻家庭关系中道德伦理规则的尊重,有利于鼓励和促进人们对于家风的培养,有利于社会整体风气的提升。

  家庭文明建设事关个体幸福,关系世道人心,也影响着国家的繁荣稳定。进一步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呵护好每一个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将更加牢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