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XM00203-03-02-2021-001 文号:   厦高工委〔2021〕4号
发布机构:   厦门火炬高新区 发文日期:   2021-02-09
名称:  厦门火炬高新区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度工作要点
内容概述:  厦门火炬高新区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度工作要点
厦门火炬高新区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度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02-09 字体大小: | |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工作部署,有力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齐心协力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战,创新活力持续激发,产业韧性持续增强,全面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双创示范基地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表彰。高新区综合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列第16位,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稳居第一,厦门软件园获评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11.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57.5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高于全市约1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投282.7亿元,同比增长16.8%,高于全市8个百分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6.5%,对全市固投增长的贡献率达32.4%;工业固投220.9亿元,同比增长22.2%,占全市工业投资的53.4%。新增建设产业用地1.7平方公里。净增企业2236家,企业总数突破万家,国家级高企总数突破千家(1056家),“三高”企业培育工作综合考评稳居全市第一。

  (一)党的领导全面加强。一是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持续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专项活动和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管委会和园区2家企业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党工委着力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统揽全局,认真制订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协助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打好基础。二是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订主体责任清单并开展落实情况检查,高质量完成市委巡察整改任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舆情分析、监测和应对工作,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主阵地。选派53名干部及业务骨干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18名干部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在基层一线对21名干部开展选拔任用、职级晋升。三是积极做好对口扶贫工作。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圆满完成扶贫攻坚年各项任务,初步建立可持续长效脱贫机制。新增实际投资4280万元,同比增长131%,带动贫困户稳定就业1146人,高新区再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荣誉。火炬临夏广河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燕之屋扶贫工厂等产业扶贫效果显著,得到甘肃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二)认真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高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织71个服务小组协调解决企业难题。出台高新区“稳企六条”,累计减免租金约7000万元,兑现扶持资金超1.2亿元。采用“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上线“火炬防疫口罩配售系统”等手段,破解企业用工紧缺、供应链不畅、防疫物资短缺等突出问题。园区企业及在建项目两个月内全面复工复产,“快复工、早复产”工作成效显著,在《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重点央媒多次报道。

  (三)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一是高质量招商全面拓展。成立高新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新设招商局,梳理规范“一企一策”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招商工作水平。新引进海辰、神州鲲泰2个百亿级项目和隆利背光模组、激光陀螺等24个十亿级项目,落地微软微芯云、国网电商等世界500强项目,云茂互联、抖音文化等独角兽项目,推动与中电科、中船重工等央企建立战略合作,推动电气硝子、联芯等龙头制造业项目持续增资扩产。完成落地项目1259个,总投资1769亿元;落地高能级项目25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0亿元,居全市前列。组建了总规模30亿元的火炬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半年内引进中兵国调、联和二期和武岳峰等三只子基金,规模达90.2亿元。二是项目落地建设全面加速。加强与市直部门、行政区联动,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周期大幅缩短。中航锂电项目仅用2个月完成洽谈到签约,2个月完成征地到开工,4个月完成一期项目封顶,1年实现投产。天马6代项目仅用1个多月即完成第一批用地规划调整、场地平整、挂牌出让等任务。三是项目效益释放全面提速。2019年以来新招商项目累计实现产值(或营收)726.9亿元,缴纳税收11.8亿元。其中,浪潮项目累计贡献产值27.3亿元;天马6代AMOLED、中航锂电2个百亿级项目于2020年开工建设当年即贡献固投71.5亿元,占高新区全年固投完成量的1/4。

  (四)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一是主导产业展现韧性。平板显示产业实现产值1433.9亿元,占全市95.6%。计算机与通讯设备产业实现产值871.9亿元,占全市71.7%。电力电器产业实现产值198.4亿元,比增10.9%。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222亿元,比增7.6%。LED产业实现产值161.6亿元,比增2.9%。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1371.2亿元,比增15.9%。二是“三高”企业培育精准有力。面向园区重点企业、“三高”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企业开展“六必访”。建立“三高”企业后备库,加大政策和服务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联合会主体作用,产业协作平台功能更加突显,有力助推本地企业“抱团”发展。“三高”企业数达937家,较上年新增105家,占全市36.6%;新储备“准三高”企业超140家。三是企业上市量质齐升。累计培育市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128家,占比全市43%;培育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6家,占比全市49%。全年新增证监局备案辅导企业5家,占比全市45%;新增提交IPO申请企业3家。四是信创产业布局初具规模。引进神州鲲泰、中标麒麟等一批领军项目,会同工信局成立市信创产业联盟,中标工信部协同攻关和体验中心项目,着力打造中国服务器制造之都,助力厦门市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完整布局信创产业链的城市。

  (五)双创竞争力持续增强。一是高水平创新平台加速布局。推进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引进中科院西光所、微软、IBM、SAP等创新赋能中心。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引进TCL显示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全年新增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占比全省57.1%、全市100%;新增17家省级各类研发平台,比增70%。火炬石墨烯孵化器成为全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之一。全年新增5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总数达到21家,占全市47.7%。二是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3家企业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榜”,3家企业获评“全国软件竞争力百强”。19家企业入围福建省互联网企业30强。园区企业主导参与16个研发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三是双创生态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整合推出“创新十九条”等政策,全年投入科技三项与重大产业项目扶持经费16亿元,高新区特色孵化载体建设经验评为全市5项改革创新最佳案例之一。“火炬创新券”使用额比增117%,合同数比增68.2%。促成技术转移转化210项,交易额比增48.7%。设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新区工作站”。举办第四届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等高水平活动近50场。四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实施大学生储备计划,举办火炬创业成长营等人才服务活动。上线“智慧人才”政策匹配系统,新增省、市各类高层次人才273名。

  (六)园区建设提速提效。一是提升园区规划。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制定《火炬高新区“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同翔高新城“十、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得到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同翔高新城、软件园三期开展标准化园区建设。发行6亿建设专项债券。18个省重点项目(含同翔指挥部)累计完成投资19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0.3%,在全市成绩晾晒中综合排名第一。38个市重点项目(含同翔指挥部)累计完成投资20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7.1%。三是着力保障产业用地。新增储备产业用地超2000亩,盘活园区未充分利用产业用地超100亩。全力保障天马6代、海辰、亿联网络等重点项目用地,全年挂牌出让产业用地20宗,面积超2100亩,出让用地宗数、总量均高居全市第一。四是逐步完善园区配套。获首批“三高”企业骨干人才房1961套,惠及园区企业297家。完成嘉福人才公寓三期改造提升,新增房源1344套。拓展与火炬学校的深度合作,火炬国际学校实现竣工。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五是园区环境安全有序。成立应急协调处,与属地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检查等协调机制,开展为期2个月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实行“建档销号”制度,整改清零隐患1995处。完成房屋安全隐患排查1221栋。协助完成主动创稳、扫黑除恶等综治任务,信访处置率达100%。全年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是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开设企业服务专窗,实现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一日办结、零收费”。建设智慧政策服务平台,实现75个企业服务事项网上简易申报。“免企业申报”政策增扩至14项,兑现扶持资金近5500万元,经验案例获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二是市场服务创新拓展。搭建高新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以“线上超市”形式,提供从整体方案到单一产品的智能制造全方位服务。搭建高新区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匹配和金融机构竞价模式,帮助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国家级研发机构数偏少,高端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相对不足,缺乏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有待壮大。二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附加值、利润率不高,百亿企业波动对经济运行冲击显著,部分中小企业适应新发展格局面临瓶颈。三是要素保障有待完善。对资金、土地、住房、教育、应用场景等要素协调供给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四是人才资源较为紧缺。博硕士和中高端技术、管理骨干人才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五是产城融合水平不高,岛外园区生活和商务配套亟待完善。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推进,扎实落实省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战略部署要求,深入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发展目标:工业增加值增速力争达到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确保高于15%、力争达到18%。实际利用外资达33亿元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比增12%以上。力争新交付产业载体空间2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企业总数2000家以上,新增产业人才2万名以上。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同翔高新城核心区建设全面铺开,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全面强化政治引领。持之以恒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确保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高新区落地见效。二是着力夯实组织基础。创新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优化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带头人。强化共创共建,调动驻区相关单位参与党建工作热情,着力培育党建新亮点、新品牌。加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治理整顿力度,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三是锤炼过硬干部队伍。推动分级分类培训,加强干部轮岗力度,注重在急难险重一线培养干部“七种能力”,助力干部破解本领恐慌,成为长于谋划发展、敢于攻坚克难、善于创新求变的行家里手。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突出实践实干、有为有位,把敢担当、善作为、实绩好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有力提振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切实筑牢忠诚可靠、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党工委议事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严肃监督执纪,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着力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清醒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严峻性和防控失守的危害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和厌战情绪。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的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严格值班值守,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线。积极配合属地落细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督促园区企业认真开展内部疫情防控,及时发现和整改各类隐患,坚决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高新区生产经营安全稳定,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三)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一是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引进高水平技术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行业技术平台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支持企业建设各级各类研发中心,提升研发能级。推动“高企规上化、规上高企化”,壮大高质量高企队伍,力争净增国家级高企120家以上,新增瞪羚企业15家以上。二是提升创业孵化水平。坚持“质”“量”并重,聚焦重点行业,引导建设一批高水平孵化器,着力提升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火炬众创之家”功能,进一步整合众创空间资源,构建高质量创业生态圈。成立小微孵化母基金,创新小微企业扶持模式。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扩大“火炬科技服务联盟”队伍,提升第三方服务效能,大力培育一批市场化科技服务平台机构。落实科技部“百城百园”建设,促成一批产学研示范项目落地。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培育高价值专利,探索开展招商项目知识产权评议工作。

  (四)着力推动招大引强。一是大力实施招优引强。坚持内外资并重,紧盯高质量、高能级项目,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四大特色产业”,瞄准“一个百亿+一批十亿”开展组团型、链群式招商。围绕前沿领域,再谋划引进几个新的龙头大项目,并同步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和配套项目的整体引进。注重产业项目和创新平台项目并重,着力引进一批产业赋能型创新平台项目。二是大力拓展招商渠道。发挥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实施“以商引商”策略,力争取得“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产业招商效果。充分借力中介招商,积极对接厦门驻外办事处、招商办事处和涉外机构,通过“上门招商”“线上招商”等多种形式挖潜更多招商资源。加强与专业招商及投资咨询机构合作,组建专业化法律顾问团队,提升优质项目策划能力。三是大力推动落地见效。完善项目落地服务推进机制,搭建招商信息系统,建立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考核评价体系。重点紧抓化纤邦、南京高光等在谈项目加速签约落地,加快推动亿联通讯、电气硝子四期等落地项目开工建设,促成天马6代、海辰等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全面释放招商项目的经济效益。

  (五)着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全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拉动内需和链接外部市场并重,推动本地化配套提升。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构建产业联合会内企业供应链协同机制和市场要素共享机制。着力吸引优质配套项目集聚厦门,实现产业链就地就近配套。二是全面促进“三高”企业倍增发展。加快构建“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双轮驱动的产业服务体系,为“三高”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完善、合并已到期惠企政策,保持政策精准、连续、稳定和可持续。实施中型企业“强基计划”,引导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和技改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增资扩产提高企业规模。针对省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组建专家顾问小组,“一企一策”实施精准培育。发挥高新区金融和智能制造等服务平台效用,进一步提升产融协作和智能制造水平。三是全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升级。聚焦新基建、第三代半导体、开源芯片、产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孵化载体+产业基金+人才培养”全产业生态。积极争创中国软件名园,提升本地适配测试能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信创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数字文创、信息技术服务等细分领域,搭建数字产品综合出海平台。推动加快形成市级新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和新经济应用场景三年实施方案。

  (六)着力打造人才洼地。一是分类施策聚才。创新优化园区人才政策,提升人才引进培育实效。组织园区企业赴外地重点院校招聘优秀大学生。在本地高校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甄选、引导优秀大学生在厦就业。借力专业人力资源机构,面向全国网罗行业精英、骨干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二是完善保障留才。完善园区基础教育配套,创新办学机制,启动同翔高新城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作,加大骨干人才子女教育保障力度。增加人才保障住房供给,在产业集聚区探索建设高品质产业人才社区,向高新区企业骨干员工、紧缺人才优先配售人才商品房,提升人才获得感。三是构建体系育才。创办“火炬大学”,整合汇聚国内外专业咨询机构、高校院所、园区企业、高端人才等多方力量,构建多元融合、层次分明的人才培训体系,打造集人才培养、行业咨询、产教融合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

  (七)着力提升产城融合。一是全力加快高新城建设。围绕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职住平衡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细化同翔高新城片区提升规划,制定核心区成片开发方案,推动形成“一核三园”空间布局。迅速拉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框架,重点推进综合管廊、电力设施等27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加快完善片区公建设施配套,推动安置房、人才社区、学校、山体公园等一批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天马6代项目厂房5月底封顶,中航锂电A6项目6月份全面投产,海辰新材料一期项目一阶段一季度试运行。二是全力拓展产业载体。推动软件园三期新开工建设研发楼74万平方米,新交付使用58万平方米。推进和启动火炬数码广场、同翔通用厂房二期、火炬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等一批厂房项目。加快新科广场、海西股权投资中心、美峰科创公园等5个项目投入使用。推动行政区进一步加快征拆进度,提高供地效率,按照“地等项目”的要求保障产业用地需求,力争出让产业用地宗数和总量继续保持全市前列。三是全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常态化,优化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园区环境监测数据等环境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开展园区智慧能源管理试点,与国网电商、国投电力等合作,探索园区集中供冷、电力能源储备等整体解决方案。

  (八)着力打造金砖创新基地。一是加快推进金砖创新基地核心载体建设。加快建设软三和同翔高新城两个核心园区,拓展海西股权投资中心和新科广场的特色功能,为金砖国家合作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加快智慧园区建设,聚焦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重点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场景研究和应用示范,打造面向未来、引领“金砖+”合作的新样板。二是加快培育新工业革命产业体系。发挥高新区产业优势,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领域,大力推动金砖国家各类创新主体集聚,吸引国内外领军企业在厦设立面向“金砖+”的区域总部。引导国内外龙头型创新型企业、一流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在高新区设立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研发、知识产权应用。推动国际高水平孵化机构在厦设立跨境双向孵化中心,加快“金砖+”新兴技术应用转移转化。三是加快建设金砖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火炬大学”,与金砖国家知名高校院所、专业培训机构和知名企业合作,培养科技创新型、创业领军型、国际商务型、青年骨干型、职业技术型人才。鼓励和引导金砖国家优秀人才来厦创新创业。进一步优化提升“海外人才之家”功能,打造金砖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社区。

  (九)着力优化园区治理。一是高标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行零基预算管理,健全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机制。深化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优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问题整改责任机制。二是高起点推进智慧平台建设。建立“智慧火炬”运营、管理制度规范,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市场化运营”模式,在软件园一期率先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并逐步推广。完善“综合管理服务和营商一体化”平台建设,切实提升数字政务服务水平。三是高质量保障园区安全。加强与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协调联动,形成联合排查、联合监管、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摸底排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信息档案,持续抓好隐患整治,确保隐患发现在初始,问题解决在一线,全年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