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M00203-15-01-2025-018 | 文号: | 厦高管函〔2025〕29号 |
发布机构: | 厦门火炬高新区 | 发文日期: | 2025-04-27 |
名称: |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市十四届四次政协会议第20251122号提案协办情况答复的函 | ||
内容概述: |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市十四届四次政协会议第20251122号提案协办情况答复的函 |
市工信局:
《关于抢占新一代显示产业先机的建议》(第20251122号)收悉,感谢政协委员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委作为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新型显示产业是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建设的重要细分领域。目前,新型显示产业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竞争的新高地,是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但厦门Micr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还处于产业研发和中试阶段,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面临较大技术更新迭代和抢占市场等方面的竞争压力。我委高度重视政协委员对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的工作建议,现结合高新区产业实际情况,梳理相关工作进展,并提出下步工作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高新区积极抢占新一代显示产业发展优势,布局涵盖a-Si、TFT-LCD、OLED、Micro LED等新型显示全主流技术相关产业。通过“外”引“内”培,助力厦门市进一步提升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能级。
(一)编制产业发展图谱。编制厦门新型显示产业图谱,梳理明确产业发展基础、工作目标、发展方向及重点任务、专业智库、产业政策、主要载体支撑以及重点招商目标企业清单,为我市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提供规划和指引。同时,全面落实厦门市产业项目攻坚行动,借力第三方智库机构上线厦门新型显示产业智能化图谱平台,实现动态推荐靶向企业和生成情报线索,有效助力新型显示产业链招商。
(二)加大重点企业和项目支持。依托天马显示研究院、芯颖显示等项目,建成Micro-LED巨量转移中大尺寸显示模组中试线;推动思坦科技建成Micro-LED硅基键合小尺寸显示模组生产线;推动友达光电、三安光电、乾照光电等企业和厦门大学、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质检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争创Micro-LED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支持构筑产业战略合作科技联合体。支持并推动厦门弘信电子科技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4家成员单位组建的“厦门市柔性电子创新联合体”,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促进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火炬协同创新主体”认定工作,在新型显示领域,首批已认定“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两个协同创新主体,推动探索产学研协同攻关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并提供技术创新供给。
(四)举办“四链”融合项目对接会。成功举办“四链聚势 芯屏共振”2025厦门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四链”融合项目对接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客商、行业高层次人才及专家、金融及基金机构、智库及创新平台,与厦门本地企业代表等近300人参会。形成相关项目成果近40个,计划总投资212亿元,推动海信半导体、丘钛、路维光电等现场签约落地招商项目14个,达成意向投资金额128.7亿元。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一)产业链补链强链。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或延伸方向,重点引进高端高科技含量的龙头项目,在产业链配套缺失节点上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本土企业。一是进一步完善上游链条,发展引进光刻胶、PI材料、偏光片、柔性基板、触控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等配套核心材料以及关键设备,形成有效的本地配套。二是拓展下游终端应用市场,引进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抢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型显示终端应用机会,打造新型显示“材料—面板—模组—整机”纵向产业链,形成更完整、更稳定、更有规模的产业集群。
(二)围绕龙头企业针对性招商。围绕龙头企业,推动上下游配套厂商来厦投资布局,针对性补足产业链在材料、制造设备等方面的短板。依托天马产业链工作专班,由高新区和天马双方共同筛选优质外地供应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业凝聚力和带动效应,吸引一批优质项目来厦投资,补齐补强产业生态。
(三)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聚焦Mini/Micro-LED等重点领域和标志性产业链,支持天马、三安光电、友达光电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与厦门大学、未来显示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大核心设备、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技术高地;建立新型显示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专注于面板、材料、设备、元器件等细分市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型显示骨干企业。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张斌娜
联 系 人:许以栩
联系电话:5380037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4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