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助力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第七届天津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比赛落幕
发布日期:2025-08-27字体大小: | |

  

  第七届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决赛现场。陈立新摄

  8月23日,第七届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决赛落幕。24个硬科技项目同台竞技,“心衰有源器械研发开放平台”等7个项目脱颖而出,将直通10月1日天津总决赛。这是该赛事首次落地厦门,旨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与校友创业资源深度融合,助力厦门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厦门赛区决赛由天津大学、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指导,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校友总会、北洋海棠基金主办,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北洋)大学厦门校友会共同承办。

  热情参与

  天津大学在厦校友企业 携硬科技项目亮相

  不少天津大学校友代表携硬科技项目亮相厦门赛区。天津大学校友企业北洋瑞恒带来的“脑康智环”平台,凭借“读心术”般的黑科技吸睛——用户只需佩戴轻巧可穿戴设备,即可实时捕捉脑电波信号并构建专属心智模型,该项目一登场便获得多位投资人青睐。

  据北洋瑞恒研发实验室负责人汪静嫒介绍,公司核心团队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其研发的相关产品应用场景广泛,既能用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筛查与干预,也可助力打造美业行业疗愈空间。

  另一校友企业艾科夫则展示了一款“硅碳负极用多孔碳树脂材料”。艾科夫首席科学家王仁远表示,这种材料主要用于锂电池制造,能精准匹配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对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锂电池的需求。

  “我们采用了全新技术路线。”王仁远介绍,公司以不饱和树脂为前驱体制备材料,不仅工艺独特,还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借助股东28万吨不饱和树脂的产能支撑,艾科夫已实现技术到量产的转化,目前公司已落户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园,产品已供应国内头部电池企业,满足新能源汽车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

  首次登鹭

  24个参赛项目登场 赛事将长期落地厦门

  作为天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自2019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大赛足迹遍布全国18个省市,累计吸引超千个硬科技项目参赛,撬动各类融资超50亿元,成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领域的标杆赛事。本届大赛共设四个赛区,包括天津赛区、合肥赛区、宁波赛区以及厦门赛区。这也是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首次落地厦门。

  决赛现场,厦门火炬高新区有关负责人推介了厦门市和火炬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人才政策,向天津大学校友、企业家、投资人抛出合作“橄榄枝”。厦门赛区决赛以“线上+线下”路演的形式进行,24个参赛项目代表依次登场介绍。入围决赛的项目主要来自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等前沿产业领域。

  作为大赛主办方之一,北洋海棠基金是以天津大学天津校友企业家为主,联合其他校友企业家共同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截至目前,该基金直投参赛项目15个,投资金额达1.5亿元,带动联动投资20亿元,培育出了投后111亿元总估值的硬科技参赛项目军团,云遥宇航、航天驭星、玻色量子等明星项目更是跻身行业前列。

  每届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的分赛区设置,都是根据校友参赛情况而定的。北洋海棠基金发起合伙人、天大科技园总经理何勇军表示,在厦门的天大校友很早就表达了承办赛事的意愿,今后将长期在厦门赛区举办。北洋海棠基金与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互为支撑——大赛为北洋海棠基金源源不断输送优质项目,而基金则为项目提供资本赋能。

  大赛将充分依托天津大学在科研创新、人才培育、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深厚积淀与优势资源,以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敏锐度与加速成果转化的执行力,推动一批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在厦门这片创新沃土上扎根生长、繁茂成林,让天津大学学术基因与厦门产业脉络深度交融,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天大智慧”和“天大力量”。

  深化合作

  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 助力高校成果来厦落地

  大赛现场,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签署合作协议,将携手共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支持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共同开展技术经纪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养。

  此外,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厦门北洋海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厦门高新科创天使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洋海棠基金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促进天津大学优质科技成果在厦门转移转化、促成火炬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海棠基金合作,共同开展硬科技早期项目投资和支持校友创新创业。

  当前,厦门正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通过完善“企业和高校‘共同出题’、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协同发力,高新园区承接落地”的创新体系,厦门着力打通从技术策源到成果转化、从创新赋能到产业孵化的创新链条,推动更多硬科技项目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以争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契机,火炬高新区成立厦门火炬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限公司,全力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落地,建立“平台+高校+企业”合作机制,形成了以人才智力为支撑、转移转化平台为载体、科创耐心资本为保障的“三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助力高校优质科技成果来厦顺利落地,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记者 张海军 通讯员 雷飏 郭文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