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项目精彩路演 人才打擂角逐
2025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线下直通车暨“海创中国”导师行(厦门站)举办
发布日期:2025-04-25字体大小: | |
 记者 张海军 通讯员 郭文晨

  

海归创业企业在项目路演环节展示创新成果。

 

  聚焦链接全球创新资源与本土产业需求,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昨日,2025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线下直通车暨“海创中国”导师行(厦门站)在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成功举办。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海归创业赛事之一,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于2015年创办,至今累计吸引逾5000个海归项目参赛,带动社会投资超200亿元。本届大赛于3月26日正式启动,创新推出“线下直通车”模式,旨在为优质项目提供更高效的参赛通道。

  记者 张海军 通讯员 郭文晨

  7家厦门海归创业企业展示最新成果

  在项目路演环节,7家厦门海归创业企业展示了在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由厦门鸿石联合投资、福建瀛坤律所、厦门高新投等机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技术壁垒、商业模式、市场潜力等维度对项目进行了专业点评。

  纳智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颐岚带领算法团队为马拉松赛事选手,通过无接触的方式评估当天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给出是否适合参与赛事的结论。后来,他们发现,这个过程还涉及脊柱、肌肉等方面,也可以用于小朋友脊柱侧弯等评估。厦门北洋瑞恒智慧健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超介绍,他们研发了一款非侵入式脑接口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电生理信号,如脑电、心率、血氧和血压等。通过客观数据帮助用户建立个人模型,以减少心理检测和认知功能障碍检测中的主观误差。他希望得到政策和融资支持,以加速研发和市场推广。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产业与投资促进部部长宝玥说,大赛已吸引了5000个项目报名,1000多个项目入围复赛,并评选出多个奖项。获奖项目除了获得奖金支持外,还能获得直通政策和导师建议,有助于对接国内外资本,推动企业发展。海归人才在创新创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大赛旨在为他们提供资本和政策互通的平台。经过激烈角逐,参加路演的7个项目均成功晋级大赛复赛。后续大赛主办方将深入企业,通过项目辅导和企业问诊“靶向解难”,切实为企业痛点“开药方”。

  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 综合竞争力全国前四

  近年来,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积极打造生态完善、人才活跃、氛围浓厚环境,累计引进留学人员创业团队超700个,聚集90%来厦创业海归人才,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四。

  专业服务,链式孵化。作为第一批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聚焦生物医药、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国际化人才需求,搭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免费为人才提供政策解读、项目申报方案。今年以来,已培育省市级人才企业近20家、省博士后工作站1家、高质量人才基地3家。至今,累计培育国家、省、市级人才计划超240位。

  赛事搭台,吸引人才。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全面提质赛事品牌,精心筹备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厦大火炬创业成长营,向全球人才投递“橄榄枝”,积极构建“市域—国家级—全球”赛会引才模式。至今,通过赛会活动累计邀请全国各地超6000名海外留学人才来厦考察对接,落地科技项目超50个。

  资本赋能、耐心陪伴。用好“创投+基金”双驱动,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天使投资公司,设立中小企业加速母基金,并探索设立创业园创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助力人才项目发展。同时,优选400余家机构组建厦门创融汇,依托资本、高校院所、企业、产业园等资源“蓄水池”,为不同阶段人才项目提供融资渠道。截至目前,投资项目成功上市企业2家,已提交IPO申报企业1家。

分享到: